以下是两个知乎回答,来自不同的问题。倒是没有直接讨论“雇佣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但是恰好引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第一个回答的主要观点是:“雇佣行为是一种合法/合情/合理的、对穷人的时间的掠夺”,作者意识到了这种行为不管明面上多么合法/合情/合理,本质上依然是富人对穷人生命残酷无情的掠夺。而即便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是不那么高尚的,他依然不可能放弃“掠夺他人生命,来减少自身生命损耗”。
最核心一个点:富人懂得掠夺穷人的时间,而穷人只能被掠夺,直至这辈子终结。
这个道理我现在23岁越来越清晰刻骨地察觉到,甚至无论我嘴上说得多好听,实际仍然是在用合法/合情/合理方式掠夺他人时间。
我父母早些年在广东做房产,他们开公司。我自己前几年进入区块链
币圈,从英国留学回来后,现在也创业一两年,和父母一起在经营某行业公司。
懂的人自然清楚,这些行业辉煌时期多赚钱。能撬动和掠夺他人多少财富。财富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他们的时间。
什么概念呢,我们把其他人一辈子/甚至一家几口的时间都给掠夺到自己身上了。
他们这些被掠夺的人,甚至都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我们而活。
很可怕对不对。
其他人房贷几十年背负的款项,都到了自己腰包,他们几十年的996辛苦工作,都成了富人兜里的银子,都变成富人吃喝享乐、闲情逸致、买房买车的资本。
我时常喜欢观察和思考一些商业的道。大概一两年前就自己领悟到了很多信息。
我们高中政治课上基本每个人都学过: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核心观点。
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所蕴含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或者说,一项商品价值的高低,就在于它凝聚的人类劳动时间的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其价值就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一台电视机的价值必然高于一根牙签的价值的道理。而一套房就是要比一台电视要贵。
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占有的空间,他的房子、车子、办公室、头等舱等,都是用劳动时间去换取的。
一般而言,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就越少,因为时间都用来兑换财富了。
当然,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用别人的时间去换取物质财富。而这种例外仔细观察其实已经被很多人利用,并成为社会的机制、游戏规则和法律条款。
请问马斯克身价万亿世界首富,这万亿的财富是他一点一滴自己每分每秒赚的吗?
当然不是。
他掠夺了多少人的时间,通过公司员工,通过股票,通过各种合法方式。
所以我甚至觉得:
那些善用时间的人、巧妙占有别人时间的人、高效利用自己时间和别人时间的人,是在以另一种形式变相掠夺走他人的生命。
强取胜于苦耕。
这是我在知乎前两年就说过的话。
成吉思汗作为游牧民族首领当初取得如此成就,难道是因为他勤勤恳恳在农田里劳作吗?还是烧杀抢掠那么多城池百姓,把财富掠夺到手里?
许家印的恒大集团甚至撬动上万亿,是他一步一步自己辛苦点头哈腰赚的吗?还是他从事房产掠夺了多少人一辈子的时间财富。
多少人辛苦大半辈子就是买那半套房。
我过去这一年在和手下几十位员工接触时,他们其中一些人甚至与我差不多年纪。可能也就才刚毕业没多久,20多岁。
我有时也确实称呼他们为朋友,有些伙伴我确实也挺喜欢。但是我也很清楚,某种意义上,我们在一些方面并不是平等的朋友。
我作为老板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他们只能听我的命令。我想偶尔偷懒的时候,可以自己去看书自己去逛街购物,他们只能在岗位上勤勤恳恳辛苦工作。
说实话,有时候我看到和我同龄甚至比我小的姑娘,她们望向我是一脸羡慕。
同样都是女孩,我可以在家休闲看书,她们只能每周休息一天地辛苦工作。
我越来越深刻意识到上面这些道理。我甚至越想越觉得触目惊心。
但是请问我会因此手下留情吗?
某种意义上,我可能会稍微人道地多给他们一些钱。但是该掠夺的时间,我照样会掠夺。
因为倘若我不掠夺,我就会损耗自己的时间。而时间就是我的生命。
我绝不可能愿意损耗自己的生命。
当我理性认识到这一点时,我就知道,为什么大自然食肉动物往往平时都是蛰伏安静着,甚至看起来慵懒。但实际上凶猛的狮子猎豹等野兽,一旦捕猎,就是一餐大肉。
我无法停止自己这种捕猎的行为。哪怕有时我确实也有一丝于心不忍,但是我的天性、我的才智、我的人生目标实现,就是需要借助他人的时间,助我一步步攀登到更高。
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除了要让自己的时间效率提高以外,就必然要尽量多利用别人的时间。
包括别人现在的时间、过去堆积的时间、未来的时间。
因为自己的时间数量是有限的,可塑性也是有限的,而别人的时间则相对更多,甚至可以说是无穷,并且更具可塑性。
现在2024年地球上大概80亿人口,假如能让这80亿人口都在为自己做事,他们都把时间凝聚在一个人的事业上,想想看,这会有多么可怕,又会有多么强大。
假如再加上他们的长辈积累的时间财富呢,再加上他们未来孩子的时间财富呢。
以前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性格更独,更偏向于独狼。后来回国自己搞事业后,越来越偏向于统筹调动资源去狩猎的狮子,越来越懂得借势,越来越懂得让团队中的人成为我的力量,合力达成我的目标。
甚至,我根本不需要再亲力亲为,除了一开始事业早期搭建资源,进行监督外,后续一些细节繁琐的事情,我可以找到亲信和信任的、培养好的手下去帮我管理。
包括我的父母也并不算年纪太大,他们都可以帮我打理。可以说,我将这种使用和调度他人时间的能力,越来越发挥得得心应手。
观察穷人的富人的这方面区别,我真的觉得这种各方面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一方面,我很庆幸自己比别人多了那么一丝悟性和聪慧,我的原生家庭父母为我提供了相对优渥的条件和平台,能让我尽情发挥。
另一方面,我确实也觉得悲哀。有时我并不想这样去掠夺他人时间,我甚至也会故意安慰自己说我也为他人提供了就业工作岗位,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不过我也很清楚,实际上到底是什么。
我就是作为既得利益者、巧妙利用这些规则去合法掠夺了他人时间。
就是这样。
作者:孤狐狸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006399/answer/33709822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个回答是从创业者视角讨论雇佣的成本其实非常大,创业者亏光家产是大概率结局。
很多人可能没开过公司没做过生意,根本不知道5,000是非常非常高的工资。
假设你投资100万,5,000一个人,加上社保一年起码80,000的用人成本,也就是年ROI
要到了8%才能挣回来。
你出去找找看,给他100万他能做到8%的人有多少呢?不倒亏回去都算很了不起的了。
如果你招3个员工,那就直接是24%,再加上办公室,就是32%,巴菲特
的ROI才多少?25%左右,也就是你这个3人公司要跑得赢巴菲特投的那一大堆的垄断巨头才行,你自己想想这个概率有多高?简直就是天荒夜谈。
而且这笔帐甚至都没算你自己的机会成本,假设一个能去pdd的小明,手上有100万的存款,他除了拿pdd的总包,BRK.A
还能给他带来25%的年度回报。
拿着这100万去北上广找各大 fresh grad 让他们创业,我敢保证没有任何人的资金曲线可以跑得赢小明。所以创业的风险收益比是十分不合理的,根本就不是一种投资,而是一种接近于纯粹的慈善行为。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苦口婆心劝年轻人不要创业,除非你是一个人都不请,只要你一开始请人了,别说5,000了,2,000都非常难赚回来。
广东很多读不成书的人喜欢创业,往往是因为那个老板他自己没有金融常识,无知者无畏去做的,你真的揭他的老底去看他的现金流,大概率跑不赢一个pdd打工的。
深圳那些所谓的创业做什么工作室的,很多都是灰产,所谓的代运营很多都是靠骗的,随时被抓到是要进去的。除非宏观经济蓬勃发展,否则钱非常难赚,业务要跑起来一点都不容易,失败概率高达99.9%。
什么情况下才能创业呢?
第一:你找到一个非常独特的需求,也是非常新的,以至于所有巨头都看不到或者还没想到,整个广东这么多老板都不懂。加上你这个业务模式非常省钱,比如软件业务,就那么10个程序员,一样可以实现几个亿的营收。
第二:你存在一些很特殊的关系,比如某个老板是你亲戚,给你单子让你做,某个学校的饭堂给你承包,并且这笔钱是肯定能回款的。
第三:你这个业务不需要请人,没有任何的固定人力成本,也没有多大的每个月都要的固定投入。比如去景区卖柠檬水,比如街头直播,比如摆摊卖点水果捞。
这个版本号,对普通人最好的路子,真的就是出国做苦力,比如去新西兰砌墙,或者是去澳洲摘草莓,去挪威当各种教练,什么滑雪教练。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多牛逼要创业,我敢打包票你会亏光家产。
大部分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最低工资不可取,为什么许多国家仍然采用? – 桑桑桑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30785/answer/1920158019645321818
我至今还没有、而且越来越不清楚善恶的定义了,而且依然认为,没有什么高尚的人,一些显而易见的“善举”,即便客观有利于他人,其出发点也绝对是满足自身。因此,我自己在面对这些意难平的事情时,跟第一个作者的态度完全一致。他的一句话把这种心理表达地非常形象,这是我收藏这篇回答的动机:
我无法停止自己这种捕猎的行为。哪怕有时我确实也有一丝于心不忍,但是我的天性、我的才智、我的人生目标实现,就是需要借助他人的时间,助我一步步攀登到更高。
这跟一些政治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如“360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无贵贱,人人平等”放在一起,让人唏嘘。“说一套,做一套”,玩些你懂我也懂、看破不说破的游戏,感到羞耻。但我还是会以自己利益优先,可能会释放同情,释放不破坏我基本盘的少量的帮助,但也仅此而已。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