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一次组会上文献分享,我介绍了processed pseudogenes的概念,最近从genome中PCR某个片段,最后质粒测序出现非常多的碱基突变。一种可能是,我所用细胞的genome序列就是这样,跟数据库参考序列不一致;另一种可能(恰恰是本次遇到的),基因组中存在序列几乎完全相同的基因拷贝,被我的PCR引物同时命中了。
调查方法是直接把我质粒测序结果做了了nucleotide blast,然后发现确实如此,我要PCR的基因是SLC7A5,但我实际扩增到的是SLC7A5P1, 同时还有一个序列也极其相似的SLC7A5P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但凡从genome或cDNA pool等复杂模板PCR,都应当在引物设计阶段用primer blast检查特异性(或者直接用Primer blast生成特异性引物)。
其实我这次P到假基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为了提高成功概率用了多对引物multiplex PCR,将multiplex PCR产物再继续作为模板做下一步nested PCR。在multiplex PCR阶段,我用的Primer-F1&R1, F2&R2其实特异性都还可以,但问题我全放在一个反应体系了,结果F1和R2, F2和R1会扩到假基因……所以如果真的要multiplex PCR的话,应该把所有引物对的排列组合都做primer-b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