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不拔与不务正业

很久以来有这样一个论调:“科研适合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来搞,穷人家的孩子就不要去读博搞科研了”。往前倒退一两百年,这句话可能是因为科研工作需要的巨额财力只有富家子弟有实力支撑。现在科研的资金来源大头是国家财政拨款,不存在家庭经济的差异,这种说法仍然有市场,原因之一是现在的科研工作(尤其是人数占大头的生化环材)往往出力不讨好(钱),工作累、付出多、压力大、赚的还少。而科研又是一项需要高度投入的工作,需要极强的兴趣和自我驱动。穷人在这种来自物质的压力下可能会丧失本心,反而花花公子们倒真的有可能是不求回报靠热爱和情怀去坚持。

我倒是有另外一个看法可以对这种观点做支撑。不止对科研,几乎所有伟大的成就都需要超过常人的坚持和专注,而能够经年累月专注做一件事的人少之又少。你说,是富人家的孩子更容易专注还是穷人家的孩子更容易专注呢?我猜是富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选择了专注于一项事业,同时就意味着选择放弃其他。想来,看尽千山万水后的沉淀,比养在深闺人未识更加坚定。富人往往有更多成本优先探索世界的方方面面,享受的早,也就无聊的早。无聊到一定程度,也就发现浅层的欢乐终究容易脱敏,真要获得内心满足还得是努力改变而非探索世界,于是潜心于一项工作。这边穷人孩子从小只知道用功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好不容易到了没人逼着写作业的年纪,你让他去为了高贵的事业伟大献身,听起来都残忍。更容易是报复般地把当年憋的委屈一股子释放出来,在最年富力强的阶段反而花天酒地弥补在自习室里错过的童年,与改变人类的那一小撮人的命运就此拉开。

所以我是反对“高中以下小孩高考排第一位”的做法的。你就让他玩,打游戏就狠狠打,不但玩平民网游,审美高一点,也玩最新的3A大作,买最牛逼的游戏装备。爱吃就狠狠吃,天南地北全球各地的旅游。想学钢琴就学钢琴,想学唱歌就唱歌。大不了学两天后发现真tm难不想学了,或者觉得原来我根本不感兴趣。这小小地球上让人着迷的东西也就那么几十样,摄影、舞蹈、攀岩、滑雪……挨个试一试,最终大部分的体验一定是“不过如此”,也一定有很少的一两样自己天赋异禀,或者有着消耗不完的热情。管他什么中考高考,哪有答上“你来世界干什么”这人生大考来得重要。

完美的人生是从开放式结局走向甜蜜献身的过程。什么都没玩过、什么都觉得新鲜的时候献身,那是受刑,一点甜蜜也称不上。

上面说的是选择,但靠“喜欢”、靠“天赋”,做到“坚韧不拔”恐怕还不能够。更强大的动力和定力,还得靠情怀与人生追求。而情怀建立在浓厚人文教育的基础上,更要求从小开始感受自己和世界、学习现在和历史、看到贫富差距、看到生老病死、看到不屈或堕落的灵魂、功成身退的豪情或无可奈何的心酸。这往往也只有在“无不正业”中才能经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