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
夏日午后的我像外面的树叶一样蔫巴,决定去久违的集市散散心。在这里,我的每个朋友都有属于自己的摊位。王老师挂起一排排旅行时拍摄的风景,阿鱼分享着老朋友带给他的一大箱特产,小张比赛赢了奖牌,正和他的队友们一起意气风发。然而,越来越多的摊子不知何时就已无人打理,有的甚至积满灰尘。还在营业的摊位里,很大一部分好像都已出租,滚动播放着并不属于摊主的信息。它们大多是无趣的广告,我总会匆匆略过。
我循着叮咚的水声来到一幅山水画前,画里流水和鸟鸣交织。我不禁想写下字条表达喜爱,抬头却见招牌上的字,又缩回了手。我有时会埋怨为什么所有招牌都必须写上店主的名字,一想到跟这个人发生过的不愉快,清脆的水声仿佛也不再那么让人心旷神怡。
身后突然锣鼓喧天,一个摊位被人群包裹得重重叠叠。我努力扒开人缝,窥见其中刀光剑影,原来店主正在分享最近大火游戏的第一手攻略,掌声与叫好不绝于耳,我也购票加入这狂欢。
一下午的时光匆匆而过。人群散去,我虽然开心却又有点空落落的疲惫,走向尽头的角落里,那里有我自己的小摊。
不打谜语了。。。
有个问题多年来反复在我脑子里出现:为什么那些比我大几岁的人好像渐渐都从朋友圈消失了?即便剩下的也大多只是发工作相关的广告。
直到最近我爸问我怎么很少发朋友圈了。我才注意到,我自己也已经很少点开它了。在失去分享欲的同时,偶尔看到朋友们分享的生活点滴,我也总是难以产生共鸣,有时甚至会联想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我并不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反过来也应该如此。这种感觉让我渐渐远离了社交平台,不再愿意去分享自己的生活。
而对于那些在网络上备受关注的人们,我发现我对他们的关心也仅限于其提供的价值。要是游戏博主还想分享分享他的音乐天赋,那大概率会掉粉。自媒体讲究“内容垂直”,毕竟工具不需要故事,噪音只会拉低性价比。
对偶像的狂热也许真的只基于人本身。意难平的点在于这种对偶像发自内心的喜欢来得毫无道理,也许只是由于漂亮的外表或某个礼貌的瞬间,大有专业水平高得多的人无人问津。偶像们的美也必须通过距离来维持,若不小心露出真实与不堪,美好的地方也再难被全然欣赏。
好像人和人的连接只剩价值交换,情感也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交换。在这个拼图游戏里,每个人都由规则或复杂的边缘组成。规则的边缘容易被其他的方块接纳,让我们感到舒适和安全,复杂的沟沟壑壑不那么招人待见,却代表真实和完整。每个人终究只能有一小部分跟其他人互补,再深厚的情感也不能让别人长成半包围结构。只好认真地承认、接受自己的孤独,我不再相信会有人愿意接触那个脱离价值外衣的自己。(如果有,只是因为那个价值很难剥离,比如颜值/性格/身上凝结的期待)。于是开始拥抱成年人虚伪的体面,说正确的话,做该做的事,不讨喜的部分都小心翼翼地包起来留给自己。
这决定并不像听上去那么悲凉,但也谈不上欣喜。每个人、整个社会都有难堪、窘迫、羞于启齿、无可奈何,逢人就脱下裤子展示自己内裤上的破洞才让人奇怪。把尽量打磨得更体面的地方展示出来,藏好那些改变不了或暂时改变不了的沟壑,不也是孤独灵魂之间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