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
- 今天第一次用那个超声仪器,循环冷却机的两根管子就插了一根,导致全程没用上冷却装置,超声完那叫一个烫。
- 上周用puromycin杀HEK293T,按照参考浓度用1μg/mL杀了3days不见死,后来设置了一个浓度梯度,发现浓度根本没问题,于是原模原样重复了一遍,这次现象又正常了。(但设置浓度梯度还有意外发现,50μg/mL和100μg/mL的杀伤效果反而不如1μg/mL和3μg/mL等低浓度)
- 最近跟光老师讨论了“细胞状态”,他说做NCCIT挑单克隆时会把肉眼可见长成一坨一坨的那种不好养的丢弃。我最近也遇到这种形态的细胞,会长成一个一个孤立的小岛,但有时传一代后又会变成正常的舒展的梭形。进一步观察发现,刚传代的细胞头两天会不是梭形,第三天会变成梭形,但第四天有的又不是了。整个一个玄学,但不能预设这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所以还是得常看显微镜,多设置对照和平行重复,以及做好confluency的控制。历史上存在过多次因为拖延等到细胞已经完全贴合才开始正式实验了。结果要么是接受了这种潜在威胁,要么又浪费几天重新传代一次。
做实验需要试错,这试错当然应该指“根据预设的实验目的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后调整研究路线”,但对于我这种低级实验员来说,显然还包括因为手残、记性差、不熟悉实验流程、不了解药物属性等导致的低级失误造成的重复。勤奋才能有多试错的机会,每次需要好几天准备的实验作废了都痛惜对时间的巨大浪费。
本来想用“努力”一词,思考一番还是用“勤奋”。“勤奋”的意思更简单,多做实验,每天多看几次细胞状态(形态、confluency、培养基颜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等)。“努力”还要包括多读文献、多思考等其他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