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作者:笨晓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5924874/answer/33741388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局外人》:情绪的绝对真实,或许令人畏惧

对母亲的离世表现得十分漠然,并在葬礼次日就交了新女友;面对女友询问是否愿意结婚、是否爱自己,回答是「怎样都行,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结……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大概是不爱」。

这个看似既不负责又无情的男人,就是《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

全书从默尔索得到母亲的死讯开始,可他的反应仅是:「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对于莫尔索母亲的离世,无论是熟人还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都表现得比主人公更得体热络。

在他人或是关怀、或是惋惜的问候中,默尔索仿佛是戏台下的观众,有着格格不入的「割裂感」

守灵时,他一边抽着烟观察守夜人,一边品尝咖啡;葬礼结束后,他为自己能睡满12个小时而欣喜,和新认识的女友看喜剧电影,寻欢作乐。

然而,就连对于女友,他的回应也是寡淡的。他不愿对女友撒谎说爱她,尽管他很清楚怎样的回答能让对方开心。他漠视本应严肃的婚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听凭对方意愿。甚至在莫名其妙被卷入与自己无关的冲突、开枪杀人被捕入狱后,默尔索对个人安危也几乎始终以麻木和沉默相对。

03

叫破「皇帝新衣」的小孩,结局如何?

默尔索真的不爱他的母亲吗?又真的对自我辩护无动于衷吗?

实际上,如果说《局外人》的第一部分是在写默尔索的荒谬,第二部分的审判则展现出整个现实世界的荒谬。

从书中大段的内心独白中可以看出,默尔索是一个敏感、真诚、对生活怀有深沉热情的人。

他会在邻居家的狗走丢后独自哭泣,想到妈妈;会在环视房间时觉得「妈妈在的时候,房子大小正合适……我一个人住就显得太空荡了」。他拒绝为母亲举行宗教葬礼,避免引来他人异样的目光,而真正的原因是:他知道母亲从未相信过宗教。

他不流泪,是因为不明白为什么面对死亡一定要难过,也不明白为什么感到难过就一定要流泪。他只是被社会意识这张网裹挟着,投入了人人心照不宣的「正常人」世界,但在这里,他是个异类。

默尔索坚信人生在世,不应该演戏作假。因此他没有采用对自己更有利的说辞,直接坦诚杀人动机是阳光太过曝烈,让人神思恍惚。这样的原因无疑让所有人都大觉荒诞,无法理解。于是法庭便专注于他在葬礼上没有哭这一点,大加鞭挞,指责他没有人性,「用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

默尔索不是不知道人们期待看到什么样的「正常人」,但他忠于自己的内心,不屑于撒谎,更不愿违背意愿表演出社会期待的样子。最后,他宁愿用生命偿还杀人的过错,也始终不肯向虚伪的世俗规则低头。

戳穿皇帝新衣的代价,就是为自己的「与众不同」承受来自「集体意识」的攻讦。

我们的「正常」,有几分是演出来的?

《局外人》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强调人的存在本身先于意义,意义由人赋予。生活中许多看似重要的事情,其实都没有必须去做的「绝对意义」。

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就是一个拒绝扮演「正常人」形象的「局外人」。作品中曾经多次出现的意象——阳光,象征着高高在上,看似光明的世俗意识对其成员的审视,和大众对个人情绪外化的期待。

这样一把悬挂于每个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要求我们在特定的场合,展现特定的喜怒哀乐。

打破模式的人被视为异类,人们会希望用道德伦理、良心信仰去「驯化」他。

于是为了躲避这种集体意识的驯化,更多人便自觉选择「表演」出得体的情绪。在这种「表演」变得理所应当时,人们不再会质疑行为本身是否真的具有价值,而只会默认行为的延续。

发自于感性的情绪,避无可避地异化为社交规则,绑架了我们真实的内心。

「正常」就意味着「正确」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究竟哪一部分属于真实的自己?

其实我们只需分清,在「表演」特定情绪时所寻求的,到底是「个人认同」还是「他人认同」?虽说两者看似连接紧密,实则理应泾渭分明。

当我们的个人认同是以他人认同为底色时,他人认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会让我们一直处于精神上的紧张状态,「掩饰情绪」本身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对正常生活造成干扰。导致我们不断在社交中「扮演」角色获得他人的认可,消耗心理健康和自我认知。

反之,如果能将个人认同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这种「情绪表演」则会转变成照顾他人情绪的温柔。尤其是在不伤及自身的情况下,过于真实不免会让我们成为那个引人不快的「气氛终结者」。

他人的认同虽不是立足的根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想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获得他人的认同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如王尔德所说,「不够真诚也许是危险的,但太过真诚是致命的」。默尔索那理想化的一生,也许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