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学启蒙是在我试图分清“对错”的标准时,我突然意识到,没有什么“对”和“错”是天经地义的,他们都需要依赖人为定义的标准,不仅是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人为的,“客观”事实的对错其实也充满了人类一厢情愿的假设和语言定义的前提。
然而,人又是需要意义而活的。这“意义”换句说法就是为自己找到一种“正确”的活法、或一种“正确”的追求。但是,如果并不能存在一个100%“正确”的论述,对于一个长了脑子的、并非愚忠于“天经地义”的人,还存在找到他人生意义的可能吗?
知识来源于猜想、归纳、演绎:猜想(或者说直觉)的准确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归纳有用,但所依赖的——“规律在时空上是齐一的”——来自完全没道理的直觉;演绎是唯一靠谱的方法,但总会反推到一个位于原点的“不证自明”。
我发现,人的意义也是如此,也需要有一个“不证自明”、“天经地义”的源头。列举常听到的人生意义: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我要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 “我要让我的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 “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 “我要赚很多很多钱”
- “我要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 “我要让世界远离贫穷和饥饿”
- “我要当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 “……”
怎么找到它们背后的“不证自明”呢?沿着演绎推理的链条,往前问——“why?”我相信,所有的这些意义,别管是市井小民或者哲学大家,总会停在某一个“天经地义”上。
让我用一段左右脑互搏来举例:
“我要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为什么你要做伟大的科学家?”
“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平等的、不公正的事情……在这混沌不堪的世界中,有什么确定的事情呢?唯有科学,唯有发展。我愿投身科学的世界,为人类社会的前进献出力量。”
“听起来确实很伟大,但我还是没太理解你的句子之间的连贯性。首先,为何唯有科学和发展是确定的?我想你的意思是,它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前进’这件事情的推动作用是确定的。那么,为什么你要做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事情呢?人类社会前进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要做跟它有关的事情,以及为什么要做推动它、而不是阻遏它的事情?”
“well……虽然你问的问题非常无厘头,但还是让我认真回答一下。\
One by one, 对于科学和发展是‘确定’的这件事情,我是相比于其他职业而言,大部分人从事的、尤其是金融一类不事生产的行业,做的事情本质就是把一个人口袋里的钱,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口袋里。科学不一样,它是由积累性的。一个2025年的厨子做的饭不一定比1025年的更美味,但2025年的科研工作一定站在此前所有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新的发现依然成为后人的基础,而不是一顿饭吃了就吃了,什么也剩不下。\
第二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事情?你这不是废话吗?这难道需要理由吗?且先不说为什么他人作贡献,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作利好自己群体的事情,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Wait, wait……你先不要着急,记得我们这次对话的目的吗?找到那个‘不证自明’。你不会这么快就要用‘为人类进步做贡献是天经地义的’来结束对话了吧。\
请回答——为什么你要做推动人类进步的、而非阻遏人类进步的事情?或者,为什么你要关心这件事情?另一个问题,去大山里教书、去路边扶老奶奶过马路都可以算作推动人类进步吧,为什么你不把扶老奶奶过马路放在你的职业规划里呢?”
“我觉得你是杠精,but ok. 让我拆解自己,我本身对一些生命现象就很感兴趣,\
科研这个工作听上去也够体面,\
挣的钱不多、但生活条件肯定比贫困地区教书要优越。\
而且……万一我真搞出什么大发现呢?世人皆知、名留青史……这样的体验也会很爽吧。 \
就算……抛开这些有点自私的想法, 我也确实希望未来的人们能生活得更幸福啊,虽然我无法自证内心的想法。但我真的觉得,即便抛去任何物质收获和名利地位,我也希望我的同胞们是越来越好的。”
“你的回答好长,不过谢谢你做了分段处理。让我来逐一继续我们的演绎回溯。\
为什么你要‘满足’而非‘压抑’自己的好奇心呢?\
为什么你要追求‘体面’而不是‘卑微’的工作呢?\
为什么你要追求‘优越’而不是‘寒酸’的生活条件呢?\
为什么你要追求‘社会认可’而非‘万人唾弃’呢?\
为什么你发自内心希望同胞们更‘幸福’而非更‘痛苦’呢?”
“这…就是人的本能吧。比如经典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说到的那些: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也许可以看做Homo Sapiens这个物种的出厂设置。至于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需求,我还真想过这个问题,都可以用进化论来解决,这些原始的生理欲望、甚至一些高尚的奉献精神,都可以用更有利于趋利避害、有利于个体和种群的基因延续来解释。”
“非常好,我们又往前推了一层。那么,你希望停在‘生物本能就是天经地义’这一点吗?还是觉得有进一步向上探索的空间?\
比如:为什么,你要遵从自己的生物本能,而非背道而驰呢?或者说,你完全可以抛弃拥有的一切去大街上乞讨,完全可以打开窗户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物理法则可以阻止你这么做,但是你没有,为什么呢?\
我们只是基因的奴隶、一切行为都来自出厂设置,没有一点自由选择的空间吗?”
“当然不是,人有时确实也会做出一些不图名也不图利的侠肝义胆呢。虽然你依然可以说,是基因让人为了脑子里的自我满足而慷慨赴死,但如果这样追问下去,就变成文字游戏了。如果只要是人做的事情,都解释为基因驱动。那根本就没有给‘自由意志’留出任何定义空间。自由就败在了语言上,而不是逻辑上。”
“那你是想说,你的逻辑原点是你的自由意志吗?你主动选了你认为‘对’的事情,你的想法就是那个‘天经地义’?”
“可以这么说,不过我还想找补一下。下决定的是我的‘自由意志’,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生物本能和社会规训的影响。”
“真的只是‘影响’而已吗?你怎么知道你的‘自由意志’不是完全的生物本能和社会规训产生的呢?你真的有‘自由意志’吗?你的‘自由’真的不是来自预设的‘自由意志’之一吗?以及,你的思想作为‘意志’本身,能够自己证明自己存在与否吗?就像一个游戏世界的NPC,有可能意识到自己是否是运行在一块电脑内存中的吗?”
“你到底想说什么?想听到我说——世界的虚无的,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不证自明的原点吗?”
“没错,我就是这么认为。我找不到任何一个‘不证自明’的意义原点。所有的意义,看起来都像是沙中之盒,而不是扎根于某个坚实的基础之上。刚刚,我们只是从‘你想当大科学家’这一条往上推了一遍,而我自己把我能想到的所有称得上意义的、或者称不上意义的吃喝拉撒的小事都问了一轮。结果,没有任何行为动机或语言的论断,能够经得住我这一招‘凭什么’的连环追问。\
但是,竟然还有‘空白’‘寂静’‘虚无’来‘描述’这种场景。什么叫‘描述’,什么叫‘场景’,什么叫‘叫’?字典上的每个文字都需要其他文字来解释,且不说这解释本身漏洞百出。世界上第一个文字、第一个符号又是靠什么解释它的含义呢?当我描述‘描述’时,我正在‘描述’;当我定义‘叫’时我正在做‘叫’的行为。”
“……”
“?什么意思,你在表示无语吗?”
“……”
“?发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反对,请提出你的论据。”
“……”
“你tm说话啊,网断了是怎么着?”
“我无话可说了,因为我确实回答不了你的why的追问。但现在轮到我问你了——\
你,一个认为世界是虚空的、不存在自由意志的人,为什么会对我的沉默产生愤怒、想要结束沉默的状态得到反馈呢?你的‘原点’被理性定义为一无所有的虚空,但当我给予你沉默,你的生物大脑却在说‘这地方太tm安静了,来个人说点什么啊’。你认为我、以及其他人的‘不证自明’都是不理性的预设的‘自由’,但你却也无法在你所信仰的‘虚空’中得到自洽。\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向往自由,但显然,对这个问题本身的追问正是自由的囚笼。如果你非要用why来质疑一切,why(理性, or演绎推理)本身,又何尝不是荒谬的人为概念呢?世界上哪里存在‘为什么’,哪里存在什么‘因为所以’,不过是A物质在a时间运动到了α位置,B物质在b时间运动到了β位置。”
“你对我的理解有误区。我当然有我所‘选择’的意义,我只是清晰地知道,这个意义并不那么天经地义,也不值得那么执拗的遵守。我所谓的‘选择’,可能也是一种让我来‘体验体验’的选择,并不被那个‘我’所完全掌控。所以也许,行动,不需要理由来辩护‘合理’;选择,不需要对错来证明‘正当’。”
“也没有什么‘需不需要’的分别啦,按你的道理,所有的所谓‘自由’都是自以为是的自由,那看起来是我们别无选择。”
也许,“自己建构意义”这种烂大街的心灵鸡汤,仅仅是当前时代的版本答案,甚至这个问题也是时代公布给我们的。宗族社会消灭,集体主义崩塌,人人强调平等、尊重、隐私,再没有一种意义可以同时骗得到所有人了。生活在极端个人主义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得不自己建构意义,所以这种鸡汤才得以被大多数人认可。战乱频发的年代,可能人们会思考什么叫正义;科学大爆发的时代,人们可能重新审视真理;混乱无序的时候,人们思考集体;今天我们谈论自由。往后几十年,可能又会谈论,如何在这过于沉重的自由中,将意义的源头重新回归到那些可触摸、有温度、能给予直接反馈的联结当中——“自由地”将自己置身于某种“不自由”当中。
原点(没有为什么,他们回答不了) | |
苏格拉底 |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质享乐,而在于 “认识自己” 并践行理性的善。 |
柏拉图 | 可感世界是流变的,人生的意义是否存在于不变的 “实在” 中? |
亚里士多德 | “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理性是人的本质,因此 “沉思的生活”(纯粹的理性活动)是最高级的幸福,而 “实践的生活”(践行勇敢、正义等伦理德性)是次一级的幸福。 |
奥古斯丁 | “爱上帝并回归上帝” |
托马斯・阿奎那 | 上帝是 “第一推动者”“终极目的因”,人类的自然欲望(如追求真理、善)最终指向上帝;现世的德性(如节制、正义)是通往上帝的阶梯,而超自然的 “信、望、爱” 三德是实现终极意义的关键。 |
笛卡尔 | “我思故我在”—— 个体的 “理性自我” 是存在的第一确定性,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理性(“清楚明白的观念”)认识世界、掌控自然,最终实现 “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同时通过理性遵循道德法则(如 “意志自由”)。 |
康德 | 为了道德的可能性,必须 “悬设” 上帝、自由与不朽。人生的意义在于 “践行道德自律” 与 “追求至善”。 |
尼采 | 意义不是 “发现” 的,而是 “创造” 的。“超人”(Übermensch)是能自我立法、创造价值的强者,他拒绝虚无,通过 “强力意志”(Will to Power)实现自我超越 |
克尔凯郭尔 | 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审美阶段(追求感官快乐,虚无)→ 伦理阶段(遵循普遍道德,矛盾)→ 宗教阶段(直面荒诞,凭信仰与上帝联结,实现真正的存在)。 |
萨特 | 意义不是 “发现” 的,而是 “创造” 的。“存在先于本质”。人被 “抛入自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意义是个体 “自由选择” 的产物。“懦夫是自己造成的懦夫,英雄是自己造成的英雄”。 |
加缪 | 世界是荒诞的(人类追求意义的渴望与世界的无意义之间的冲突)。明知推石上山是徒劳,仍坚持推石,在这种 “清醒的坚持” 中赋予生活主观意义。“幸福与荒诞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两个儿子”,接纳荒诞并活出热情,就是意义本身。 |
海德格尔 | 此在(Dasein,即 “能追问存在的存在者”)的存在意义是 “向死而生”(Sein-zum-Tode),主动选择自己的人生(如 “良知的呼唤”),实现存在的意义。 |
詹姆斯 | 人生意义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信仰上帝存在”“相信人生有价值” 等信念,若能指导人更好地生活,就是好的意义。 |
杜威 | 人生意义在于 “解决问题的行动” 与 “经验的生长”。 |
石里克、卡尔纳普 | 传统哲学的 “人生意义”“上帝存在” 等命题,既非分析命题(如逻辑、数学,同义反复,先天为真),也无法被经验证实,因此是 “无意义的伪命题”,应被排除在哲学之外。 |
维特根斯坦 | 永无止境地追问“为什么”,是一种“哲学病”。我们的理由之链,必然会在某个地方停下来。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这么做?”时,我们解释、解释、再解释,最后我们只能说: “这就是我做事的方式。” (This is simply what I 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