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关于本站

这是一个个人博客所以本站不注重你们的阅读体验只为自己好玩,博主是学生物的半吊子。写博客是为了对抗那种“我的一切所思所感,都会像沙滩上的脚印一样,被海浪抹去”的虚无感。

  • 生物相关的“笔记”;
  • 生活相关的“随笔”;

我是谁

我有一个很丰富的自己想要介绍给你,可惜这里空隙太小,写不下。

现在的状态

  • 探索DNA repair是否跟RTCB介导的RNA ligation有关联
  • 搭建博客的AI助理“Agent-Fox”
  • 学习fusion360和blender建模
  • 力量训练恢复起来
  • Dead Cells打通过

Edit on 2025.7.21

链接

Warren Zhang 夜枫菌 Yangyy Hongjiang 析悦子 七号中微子 Bensz – 苯苯 菲兹克斯喵 雨巷 开往-友链接力

全站评论

  1. 感觉这里对“自私”和“无私”的区分,有点像一句古话“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1. Eamon → warrenz

      嗯嗯,我在想,“完人”是怎么定义的呢?为什么有了无私的“迹”就会被称赞为“好”呢?这种评价只是为了哄骗别人都做“好”人来让夸奖的人收益吗?

      1. warrenz → Eamon

        我的感觉是,“完人”这个定义来自群体,即在一个群体内部,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符合群体利益,那么他就是“完人”。所以这种评价确实有点儿哄骗别人都做”好”人,以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这个意义上,其实“自私”和“无私”的区分也是类似,如果一个行为给群体里其他人带来收益,哪怕做出这个行为的人自己也是受益者(不论物质还是精神上),那就可以定义为“无私”(生态学上叫做利他)。反之,如果给群体利益带来了破坏,那么ta更有可能被批评为“自私”。

        说到底,可能也是因为利他行为能够带来更大的进化优势,所以这种行为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并且人们会有一个共识:“无私”的人比“自私”的人更伟大。

        所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私的,没有无私的人”这个说法也没错,因为人必须自私,否则在进化压力下会被淘汰。然而,“自私”与“对群体中的其他个体表现出利他行为”并不冲突,而后者在日常语境下常被称之为“无私”。也许,“自私”和“无私”只是一种日常语境中规范个体社会行为的词语,他们的本质还是一样的(甚至,“无私”很可能是一种更高级、更聪明的“自私”)。

        PS:另外我还想到一个概念叫做“广义适合度”。在生态学上,“适合度”一词指一个个体留下的后代数量,正常来说个体追求的应该是“适合度”越高越好。然而,在一些群居动物中,常常观察到一些个体并没有后代,甚至一些个体追求的是看管照料其他个体的后代。但从遗传学角度上看,一个群体内的不同个体存在一定的遗传相似度,因此这种照料同一群体其他个体的行为,其实是能够帮助增加自己基因在种群中的比例(即“广义适合度”)。因此,当我们讨论“无私”或者“利他”时,如果所利的对象属于自己阵营(正常来说应该都是吧),那么我们虽然暂时让自己的利益直接受损,但通过帮助他人的行为间接提高了自己的“广义适合度”,这也是这种行为存在的价值。

        1. Eamon → warrenz

          进化论解释”利他何以存在”,而伦理学要解决的是”利他何以可贵”。如果将所有善行都还原为”高级自私”,就等于否定了人类独有的意义建构能力——我们不仅能被动适应环境,更能主动创造”值得追求的价值”,比如尊严、正义这些无法被适合度量化的东西。

          或许真正的进步在于:既承认利他行为的生物性起源,又不让它消解我们对更高道德准则的向往。毕竟,当第一个古人类埋葬同伴而非任其腐烂时,他开启的不仅是基因传播的新策略,更是文明自我超越的永恒冲动。

          1. Eamon → Eamon

            以上AI生成

  2. 神奇的博客~查质粒的时候发现的

    1. Eamon → 一个评论

      神奇的评论~

  3. 我养鱼,他们会跟着手走是因为我们知道你会给他吃的,我养猫,猫终其毕生发扬卖萌的能力,也就是为了口吃的

  4. 好酷啊!看你的blog了解到很多知识!可以互加个友链吗!

    1. Eamon → Rainto

      好呀哥,已加

  5. 你文章里面那个蓝色的条感觉观感很不好,总是想去看它😂

    1. Eamon → 孤斗-伍子蛇

      哈哈,我这是让AI帮我用html直接写一点让画面丰富的小动画,然后AI整了这一堆

评论

1 + 1 = ?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如遇验证码无法通过,请勿使用无痕/隐私浏览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