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

前言

大概一个半月以前,也就是2022年12月中旬,中国“动态清零”结束前夕,学校的疫情防控崩盘了,我算上密接、室友阳和自己阳加一起几乎是连续隔离了半个多月,在寝室百无聊赖之际想着把自己的三观梳理梳理写下来。我在写之前是抱着打发时间的想法来的,没有很当一回事,但是事实是,直到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还没有完成这一过程,而且意识到了远比我当初想象的更复杂的事情。甚至,现在越发有点觉得它的重要性超过一切。

在开始之前,有必要谈谈我怎样理解三观。通常所说的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即自身所处环境的认知;人生观是我们怎样定义自己的人生目的,以及依照何种规则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事情;价值观是对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条目的重要性的排序。三观组成人除了肉体之外的灵魂。

我意识到,三观的构建贯穿从生到死,除非重大变故发生,一般会随着人的成长逐渐变得稳定。而我目前的三观还没有做到完全自洽,想必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可观的变化,本文的目的在于记录下我这个时间阶段的三观留作以后看变化过程,同时也安利看到此文的友自己也写写三观看看跟我的有啥不一样。

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我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写完如下“世界观”部分:

  距今137亿年前,一个致密炙热的奇点爆炸后产生宇宙,宇宙自形成之初就处在不断的膨胀中,时间尺度很大但终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死亡”(那时“时间”是否存在另说)。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不计其数的星系,距今65亿年前,在银河系人马臂和英仙臂之间的一个小星星上,八大行星围绕单颗恒星朝同一方向旋转的太阳系形成。在距离太阳最近的第三个行星——地球的漫长地质演变中,无机的小分子通过随机碰撞形成有机分子,并在亿万斯年的分子热运动中,意外地产生具有不准确自我复制能力的核糖核苷酸长链。无数个极小概率事件的连续发生,核糖核苷酸长链捕获了蛋白质和脂质等物质,为核酸的复制提供保护和催化功能。

  生命的齿轮一经启动,便再也不可阻拦。在庞大基数的遗传变异中,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庞大的生物类群霸占了星球的大地、海洋、天空的每一个角落。地质变迁和星球活动,以及生命本身等因素引起环境的渐变或突变,在“适者生存”的铁律下,食物链的霸主此起彼伏,距今至少30万年前,名为智人的灵长类动物依靠灵巧的双手和大脑成为现世的生物圈霸主。

  在语言和文字的联系下,生活在一起的智人形成原始的社会。在以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和中国为代表的地区,农耕文明起源,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种主要文明形态。生产效率的提高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少数处于主导地位的奴隶主强迫和剥削多数奴隶的劳动。

  公元前221年,在华夏,秦统一六国,发展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土地等资源垄断为代表的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激化使秦和秦以后的每一个王朝都摆脱不了历史周期律的诅咒。直到1840年,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轰开清朝的大门,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生产效率前所未有的突破,在使现代人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同时,造成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成为直到今天的社会主要矛盾。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文化思想在极大发展的同时也渐渐趋同。国家之间合作无处不在,冲突也时有发生,在核威慑等因素的牵制下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科学伴随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爆发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得到更多的实验证实,技术进步也让人类对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解更加深入。依赖计算机的信息技术的大发展重塑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初步踏出地球向太空探索,至今尚未掌握恒星际飞行能力,也未发现地外生命。以少数不经检验的公理出发进行严密自洽推理的数学系统是各学科发展的有力工具。因公理本身无法被证明,“先验”的数学本身是自圆其说的抽象语言系统。自然科学的结论在一步步“后验”中修正和扩展,不存在绝对和永恒的真理,但可以逐渐接近。人的主观性来自大脑,主观的个人形成的群体行为符合自然规律,产生社会科学。

  人的社会性衍生出道德和政治。差异化的地理分布、生产力水平、对客观世界的理解程度等因素使道德的具体内容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而即便同一个时代和地区,不同的人和群体也有不同的道德主张,如不同的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思想派别。为在最大程度上达成合作和减小冲突,各国内部和国与国之间在目标范围内人群普遍接受的道德基础上制订法律和条约(有时也为少数如地主、资本家等服务),以国家强制暴力监管实施。随着时代发展,未来的道德也一定不同于今日。私有制、国家、家庭等概念和其上依附的道德很可能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而消失,当然未来不一定落入这种乐观预期,战争、能源、环境、来自宇宙的潜在危险都是人类必须直面的挑战。法律也许最初源于政治,当某些思想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法律也反过来制约政治权力。政治反应了人对一切资源按照何种方式分配的观点,它是将亿万人口组织起来的必要,也因不同人、不同团体、不同国家政治主张的不同造成冲突,战争是政治延续的极端形式(内战和外战)。

但是在总结“人生观”时,我发现了一点不太对的地方。

且不论上面这几大段有没有知识性错误,写完后自我感觉我这是经典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毕竟从小在红旗下长大,也不信任何宗教,还提到了“人的主观性来自大脑,主观的个人形成的群体行为符合自然规律,产生社会科学。”颇有一种理科生高高在上的自大感觉,毕竟大脑的“主观”都来自大脑这个物质基础,社会科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符合自然规律”,够客观吧——够“唯物”吧。

我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问题出现在人生观中的“对错观”部分,我是这样认识“对”“错”的。

  1. “对错”是“判断”这个行为的结果。
  2. “判断”分为两类,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3. 事实判断,指“描述”与“事实”是否相符合,符合为“对”,不符合为“错”。
  4. 价值判断,指“事件得失”是否使价值总和最大,达到最大为“对”,没有达到最大为“错”。
  5. “判断”有三个要素——“判断主体”、“判断对象”和“判断标准”。不论一个判断属于“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都必须拥有上三个要素。
    1. 判断主体判断主体就是“谁”在判断,“什么东西”在判断,一般语境下是指人。比如,“我”认为“小明迟到了”是“错误”的;“我”认为“太阳明天一定从东方升起”。这两句话,前一句是价值判断,后一句是事实判断。判断主体都是“我”。
    2. 判断对象即“对谁进行判断”。事实判断的对象是“描述”,“太阳明天一定从东方升起”就是一句描述,“太阳明天一定从西方升起”也是一句描述。价值判断的对象是“事件得失”,如我在对“小明迟到了”进行评判时,我认为他违反了规则,即违背诚信,所以是“错”的,但如果他迟到是因为路上见义勇为,我认为“救人一命”的“得”大于违背诚信的“失”,这件事就是“对”的。
    3. 判断标准这是决定结果是“对”还是“错”的关键。我在整个对错观中想要表达的关键点就在于,没有绝对的判断标准,任何标准都是相对的。对于“小明因见义勇为迟到了”而言,A认为小明路见不平助人为乐、做的对,B认为小明自己如果死了得不偿失做的不对,C认为迟到就是迟到,不管发生什么违反规则就是“错”,各自依靠不同的价值观进行判断,世界上没有两人拥有完全相同的价值观,所以价值判断的“对”和“错”一定是相对的。对于“太阳明天一定从东方升起”而言,我们通常认为它是对的,这是因为我们对这一“描述”默认了“太阳是指离我们最近的那颗恒星”、“一天是24小时”等概念,如果这里的太阳指的是“若干光年以外的某颗恒星”,而“‘明天’中的一天是火星上的一天”,这个“事实判断”就不一定对了。“事实”本身是客观的,但当我们对其进行“描述”时,必定需要用到某些符号,符号本身就限定了许多许多没有写上去的约束,写“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就默认了一些平面几何的数学公理,在平面中是“对”的,在曲面场景就“错”了,因此,事实判断的标准也是相对的(这个结论是归纳推理,不一定对)。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价值判断上的对错观为:

当评价自己时,我会在以下情况下“做错事”:

  1. 自身实际行为违背了理想价值观排序。如因为懒惰不看论文,我觉得我做错了,因为我的价值观中身体安逸没有学习知识重要。
  2. 价值观发生变化导致过去与价值观自洽的行为不再与现有价值观匹配。如小时候认为“开心最重要”,后来认为“事业最重要”,就会觉得以前自己不好好学习是“错”的。

但同时,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已经利用手头的全部资源和信息做出了选择,则事后不能再以上帝视角去评判过去的自己,这一过程可能有遗憾,但不至于后悔。

当评价他人时,我认为人基于自身价值观对他人行为产生的评价,结果也只适用于自身价值观的框架,不同人依据不同的价值观,即依据不同标准产生的评价无法互通。因此,我既克制自己对他人的选择说三道四,也反感他人对我的选择指指点点。即便他人的某个行为确认为世俗意义上的“错”时,我倾向于最大程度上给予宽容和原谅。反社会人格的“错误”也只是因为跟大多数人选择了不同的价值观而已,但无可奈何的是,他必须为克服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遇到的阻力付出代价。当然,当因为该错误导致利益受损的相关方不是我或不止包括我时,我不再拥有宽容和原谅的权利,此时我偏向让对方付出有助于弥补损失的代价,而非单纯因为其错误所背负无弥补意义的惩罚或道德谴责。


上面的“对错观”将我引入道德虚无主义(我知道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不知用在这里合不合适),正好还在B站刷到罗翔老师批评了“虚无主义的伪宽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M411q7Py/?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我看完感觉完美对号入座。另一方面,这样的对错观不止是指导人生的规则了,而是反过来改变了我最底层的世界观。我依然相信“事实”本身是不容主观意识体改变的绝对客观实在,但当“意识”尝试理解“事实”时,必然要用某种符号系统对其进行“描述”……有点“真理不可知”的感觉,再加上量子力学瞎听的那点儿“观测本身会对客观实在产生干扰”……emmmm……我的语言为何如此匮乏……

这种稀里糊涂搞不明白自己的状态促使我去学了学逻辑学入门(【华南师范大学】逻辑学(全38讲)陈晓平哔哩哔哩bilibili)。然后我发现一个更加尴尬的问题——“演绎推理的源头是——直觉”,并不只是上面提到的任何一个符号系统都约定了一些公理性的东西来自直觉,还包括“推理形式”本身,最简单的推理形式被认为是不证自明的(有人称之为“直觉公理”),推论规则的有效性来自直觉,在简单推理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推演。P→Q
P
∴Q

比如上面这个整推规则(在视频的P20),地球人都觉得没问题,符合我们的直觉,但是有没有可能,别的外星生物的直觉和我们的直觉不一样呢?如果逻辑推理这个系统本身都是可以随直觉的不同而变化的,那么就不可能通过推演来得到一切真理了。

后言

  1. 这些思考过后最大的感受还是自己太无知了,现在甚至百度百科的一个词条都能把我的想了一半的东西帮我理顺了归到某一个分类里面,对康德、罗素、笛卡尔、黑格尔、马克思等等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不认为唯心是和我们搞科学对立的了,相反有很多思考很深的哲学家被归到唯心里去。
  2. 对文科同学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我的偶尔思考和他们成系统的学习各种流派,最后对世界认知的深浅一定是不同的。
  3. 我意识到哲学是切实影响人生观的,比如我有一种感觉,我的道德感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将会受“世界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绝对的真理是否存在”很大的影响。
  4. 我意识到哲学不会对手头工作产生可观影响,学习哲学、甚至学习逻辑学不会对专业或职业内容有明显帮助,行业内的逻辑(以生物研究为例)也早已在“研究范式”中接受下来,不可能指望学习哲学或逻辑学来“耳目一新”。
  5. 上面两条总结起来也许叫做实用主义?
  6. 我对我的“世界观”的看法是,虽然理性上觉得人和人是不同的,但写完又不自觉的认为,并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好像只是把全地球人的共识写了出来。但有没有可能,这是个认知陷阱,生活环境不同的人会写出和我完全不同的东西。
  7. 我对于世界观的认识太浅薄了,世界观不应只是人类简史,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的理解,比如上文中对对和错的认识。另一方面,“社会观”也应该单独作为世界观的一大部分。比如这个故事中提到的两种“社会观”——世界观不同,还能不能做朋友? | Eamon ‘s Blog (fanyiming.life)
  8. 我认为应该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不judge别人。那就应该也意识到,有人的价值观中包括着要judge别人、甚至改变别人的价值观,比如传教士,比如给不会独立思考的小学生宣传共产主义好,比如教师和长辈絮絮叨叨。我不喜欢,但得接受。
  9. 最大最大的感悟——“逻辑的源头是直觉”,这意味着什么呢?我再也不无脑黑中国古代哲学了,相反想认真去学易经。由经验而来的“归纳推理”,不一定比依靠直觉的“演绎推理”差呀。好比人的大脑,和计算机的CPU,前者没有后者那么严谨的逻辑门电路,它会出错,但这种在进化之路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大脑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反射,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煞笔才踩一捧一呢。

附录

我的,截止2023年2月2日的三观

世界观

  距今137亿年前,一个致密炙热的奇点爆炸后产生宇宙,宇宙自形成之初就处在不断的膨胀中,时间尺度很大但终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死亡”(那时“时间”是否存在另说)。数量巨大的恒星系及星际尘埃组成不计其数的星系,距今65亿年前,在银河系人马臂和英仙臂之间的一个小星星上,八大行星围绕单颗恒星朝同一方向旋转的太阳系形成。在距离太阳最近的第三个行星——地球的漫长地质演变中,无机的小分子通过随机碰撞形成有机分子,并在亿万斯年的分子热运动中,意外地产生具有不准确自我复制能力的核糖核苷酸长链。无数个极小概率事件的连续发生,核糖核苷酸长链捕获了蛋白质和脂质等物质,为核酸的复制提供保护和催化功能。

  生命的齿轮一经启动,便再也不可阻拦。在庞大基数的遗传变异中,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庞大的生物类群霸占了星球的大地、海洋、天空的每一个角落。地质变迁和星球活动,以及生命本身等因素引起环境的渐变或突变,在“适者生存”的铁律下,食物链的霸主此起彼伏,距今至少30万年前,名为智人的灵长类动物依靠灵巧的双手和大脑成为现世的生物圈霸主。

  在语言和文字的联系下,生活在一起的智人形成原始的社会。在以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和中国为代表的地区,农耕文明起源,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种主要文明形态。生产效率的提高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少数处于主导地位的奴隶主强迫和剥削多数奴隶的劳动。

  公元前221年,在华夏,秦统一六国,发展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土地等资源垄断为代表的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激化使秦和秦以后的每一个王朝都摆脱不了历史周期律的诅咒。直到1840年,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轰开清朝的大门,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生产效率前所未有的突破,在使现代人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同时,造成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成为直到今天的社会主要矛盾。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文化思想在极大发展的同时也渐渐趋同。国家之间合作无处不在,冲突也时有发生,在核威慑等因素的牵制下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科学伴随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爆发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得到更多的实验证实,技术进步也让人类对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解更加深入。依赖计算机的信息技术的大发展重塑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初步踏出地球向太空探索,至今尚未掌握恒星际飞行能力,也未发现地外生命。以少数不经检验的公理出发进行严密自洽推理的数学系统是各学科发展的有力工具。因公理本身无法被证明,“先验”的数学本身是自圆其说的抽象语言系统。自然科学的结论在一步步“后验”中修正和扩展,不存在绝对和永恒的真理,但可以逐渐接近。人的主观性来自大脑,主观的个人形成的群体行为符合自然规律,产生社会科学。

  人的社会性衍生出道德和政治。差异化的地理分布、生产力水平、对客观世界的理解程度等因素使道德的具体内容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而即便同一个时代和地区,不同的人和群体也有不同的道德主张,如不同的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思想派别。为在最大程度上达成合作和减小冲突,各国内部和国与国之间在目标范围内人群普遍接受的道德基础上制订法律和条约(有时也为少数如地主、资本家等服务),以国家强制暴力监管实施。随着时代发展,未来的道德也一定不同于今日。私有制、国家、家庭等概念和其上依附的道德很可能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而消失,当然未来不一定落入这种乐观预期,战争、能源、环境、来自宇宙的潜在危险都是人类必须直面的挑战。法律也许最初源于政治,当某些思想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法律也反过来制约政治权力。政治反应了人对一切资源按照何种方式分配的观点,它是将亿万人口组织起来的必要,也因不同人、不同团体、不同国家政治主张的不同造成冲突,战争是政治延续的极端形式(内战和外战)。

  在上述背景下,每个人在讲自己的人生故事……

  to be continued…

人生观

我是谁

  宇宙很大,地球没有什么特别的。的确,产生生命有很多制约因素,但星球数量足够多,不是地球符合了所有的条件产生了生命,而是符合了所有条件产生生命的地方被上面的智慧生物称作地球。生命也不一定是特殊的,我们认为其特殊可能因为我们自身是生命,或者只有生命才会有“我是不是特殊的”这一问题的思考。如果存在全知全能的神,也许TA会认为生命特殊,也许不会。我们甚至只能想象神是类人的生命,这个问题我无法想通。人类也许是特别的,地球已经被人类改造了许多,但仅从对地球的改造来看也并不是只有人类达到这个程度(微生物、藻类、原生生物、病毒、植物等)。我一定是普通的,地球在二十一世纪有超过八十亿人口,我没有任何一个参数能够在八十亿人中突出(向上和向下)。在时间尺度上更是如此,一辈子之于人类历史、人类之于生命演化、生命之于地球运动、地球之于宇宙膨胀……何况也许还存在时间之上的更高维度。我的爸爸和妈妈精卵结合有了我,出生本身如此客观,那以前没有我,所以不是我决定了我要来到世界。爸妈也许想要一个孩子,但那孩子是谁在出生之前也无关紧要,所以也不是爸妈选择了我,爸妈只是选择了要生产一个孩子,而那个孩子是我。出生时的我拥有独一无二的遗传信息,这足以区别我和非我。但我的内涵不止包括区别于非我的部分,还包括从生到死的一切外部环境塑造。如果死后有人褒贬,也是算作其中的一部分。

  我是普通的,但不意味着我和其他人相似。世界很大,有城市和乡村,有国内和国外,有大洲和大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起点、生活环境和机遇,老人和孩子、男人和女人、资本家和打工人、掌权人和拾荒者有着不同的人生观,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人生目的

  在我的价值观中,人生来自由。既然出生不是我所决定,自然不存在预设的人生目的,但我需要它的存在。人生如此短暂,则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浪费时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如虚荣、颓丧、金钱、外人的评价等(当然我尊重有人将其视为他人生中更重要的存在)。“圆满的人生是从开放式选择走向甜蜜献身的过程,是对一千件事情说‘no’,继而可以对我们所热爱的事业说出几个大大的‘yes’。”

  人生意义由出生后的自己定义,且可以变。我想我足够幸运,至少前二十二年没有大病大灾,没有受冻挨饿,没有受人虐待。因此在人生目的上相当随意,我有设置的目标,目前它是向成为一个合格的生物学研究学者努力,这目标更像是为懒散的人生找点事做,做不到也无所谓。

  这种佛系心态本身也是极大的一种幸运。我对此抱有感恩,感恩祖国和平稳定的环境、感恩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感恩父母的言传身教、感恩一路成长所遇的良人,感恩每个组成世界的一份子,让它那么精彩,即便做这些并非为了我。感恩是自发的情感,我反对道德捆绑式的“爱国天经地义”“百善孝为先”。当我为帮助别人而付出,或实际上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后,也不会将对方的感恩视为理所应当。世俗观念的引力如此之大,我相信我和任何人都无法完美做到上一句话,所以我理解旁人的情绪,也允许自己偶尔情绪失控。

  人生目标的随意有着另外的考量。现实远比理想复杂,能纯粹朝着目标奋斗是小概率事件。若在追逐目标过程中发现与另外的人、事、物有了不可调和的冲突,给自己权衡利弊后放弃理想的选择。重要性的主次轻重是价值观的内容,今后一定会变化,但显然,我不想让自己成为为了一个梦想而放弃所有的人。如若真的发生这样的事,虽有遗憾,但只要每个选择都遵循内心指引,则都是有意义的经历。

苦乐观

  我的人身安全(以及它依赖的国家安全)没有受到重大威胁使我幸福。当有人关爱我(而非礼节性问候)时我感到幸福。有稳定足够的经济收入使我幸福。当我完成一个独立性事件(或称喜欢的劳动)时我会感到幸福。优秀的故事或文艺、科技作品打动我时我感到幸福。当我对未来有所期待时我感到幸福。我美好的回忆使我无比幸福。他人的认可(认为我牛逼)和他人的正面评价(认为我是好人)使我幸福。获得自己的认可(认为自己牛逼)和自己的正面评价(我是个好人)将使我无比幸福。当我在与拥有相差不大水平的人的竞争中胜出时,我感到幸福。

  我并不认为人对经济收入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显然在一个不小的范围内,收入和幸福程度正相关。

  我相信不幸的重大打击随时会出现,我牢记我所拥有的一切都只是暂时在我手中,它们本就不属于我,所以坦然接受它的失去。在那之前和之后,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开心,至少不添堵。细微处的快乐也值得珍惜,不比登上诺奖领奖台时的快乐更高级或低级。游戏和小说曾经是我的快乐来源,如今只成为偷走我时间的坏蛋。哔哩哔哩和知乎是我的毒品,我还未找到、也许永远找不到一劳永逸对抗诱惑的方法,这意味着我的一生都将处在和懒惰对抗的过程中。站在道德低点将使我很不幸福。

  挫折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但造成这结果的不一定只因为自己,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当事情发生时,我知道情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分责怪自己而是坦然接受情绪的存在,同时主动对其排解来降低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审美观

  我喜欢干净的东西,既包括一目了然的简洁,也包括体力智力结晶的复杂。我认为大多数猫和狗是可爱的,而大部分虫子是该死的。我认为皮肤好、颜值高的女孩一定是爽朗果断和善解人意的。我认为体格健壮、个子高、面容硬朗的男人一定是有能力的。我可以做到明事理的理性分析,但不可否认有很多时候从第一印象就产生主观的好和恶(wu)的判断,多数时候我不会说出来给自己找麻烦。而经验也证明,外貌带来的好感只是一时的,在深入相处后该讨厌的讨厌一分也不会少。我不对自己的外貌自卑,尽管我知道很多人像我一样会依靠它进行第一印象的评判,但这对除了找对象以外的大部分事情影响不大。

  我相信真诚是人际交往的美好品质,但反对将鸡毛蒜皮和人性阴暗面毫无遮掩的展示,即便人之常情,但不美。我喜欢经过艺术化修饰的事物,但同时清楚艺术与现实的差别。

生死观

  珍惜没有病痛的日子,不知道还有多久就结束了。一个人生命的长短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当下的人均预期寿命作为参照的吧,而对于个人来说波动范围可小可大,世界上有那么多只能生存一二十年的猫猫狗狗,还有朝生暮死的蜉蝣,自己活到30岁可能就超越了古代人,而几百年后的人也许能活到两百岁,所以其实没有必要因为活得太短而纠结,没人保证过都能活到预期寿命,大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应该活到多少岁”。我接受各种形式的死亡,但希望能活久一点,当然在满足一定质量的条件下,所以对身体还是要珍惜。不过身体好并不一定换来长寿,遭遇突发事故、患大病早亡也完全有可能,要有准备。也许遗憾,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对亲人因疾病或寿终死亡也很难像我看到的朋友和亲人那么悲伤,又不是谁能改变的事情,也许逝去之人度过了让他自己满意的一生呢,我们该为他高兴,当然情绪的压抑还是会有。这使我在活着的时候在乎的事情不多,我今后的死法应该不包括承受不住压力而自杀。我会对一切带有浪漫色彩的死亡感到触动,如士兵为了保家卫国战死、公务员为服务人民累死、父母为保护孩子牺牲……有人说人是活几个瞬间,所以与其忧心哪天归去,不如趁活着做点牛逼的事。

对错观

  对和错要在一定的前提或者框架之下。价值判断的对象是“人或行事主体”,事实判断的对象是“对客观事件的描述”。对于主观价值判断的对错(价值判断)而言,我认为判断对错的标准由评判人的价值观决定,处在同一立场中的大部分人在讨论对象相关问题的价值观上相近,所以会有“主流”的对错判断。客观现实事件的判断(事实判断),我将其定义为“描述”与“事实”是否相符合,符合为“对”,不符合为“错”。即对错不是事实本身的内在属性,而与“描述”行为一起发生。描述需要符号或语言,这语言或符号本身就将“描述”框定在了框架之中,如当我们使用数学公式来描述时,就默认了数学中的公理。

以下仅指价值判断。

  评价自己:遗憾和后悔是两个意思。如果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已经利用手头的全部资源和信息做出了选择,则事后不能再以上帝视角去评判过去的自己,这一过程可能有遗憾,但不至于后悔。因自身实际行为违背了理想价值观排序、或价值观发生变化导致过去与价值观自洽的行为不再与现有价值观匹配会引起后悔,即发生“错误”。真的做错了事情,则自责、赎罪的情绪毫无用处,吸取教训向前看,不要沉溺在错误里。如果做了对不起他人的事情,更不可出于自己良心的安稳再去做多此一举的事情,好心留给未来可以帮助的人吧。

  评价他人:我相信在价值判断上的对错在深层次讨论都是虚无的,在这虚无中的不同坚持构成了人世间许多振奋或悲哀的故事。虚无表现在——人基于自身价值观对他人行为产生的评价,结果也只适用于自身价值观的框架,不同人依据不同的价值观,即依据不同标准产生的评价无法互通。用计算机语言来描述,即价值观是一个类(class),类的“成员属性”是不同价值观念的权重排序,类的“函数方法”中包括对一件事情的对错判断。两个人拥有两个不同的实例化对象,自然根据各自的函数得出不同的函数返回值。因此,在能够不批判对错时,我不评判。而即便他人的某个行为确认为世俗意义上的“错”时,我倾向于最大程度上给予宽容和原谅,因为根据平等原则,他的“错误”也只是因为跟大多数人选择了不同的价值观而已。但无可奈何的是,他必须为克服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遇到的阻力付出代价。当然,当因为该错误导致利益受损的相关方不是我或不止包括我时,我不再拥有宽容和原谅的权利,此时我偏向让对方付出有助于弥补损失的代价,而非单纯因为其错误所背负无弥补意义的惩罚或道德谴责。我几乎全面反对网络暴力,没有人经得起这样的检验。

交际观

1 关系的形成

  我认为“亲情”“友情”“爱情”等只是一种为了省事的粗暴分类法,任何两个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尽量不把社交圈进行分组,而是去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人和人之间的亲密程度有所差异,由信任感三观契合度决定,而信任感又来源于对对方三观的掌握程度。生活交集越高、地理距离越近、拥有的共同经历越多、彼此深入交流越频繁,信任感就越高。在拥有一定信任感的基础上,真正决定二人亲密程度的是三观契合度。

  从刚接触对方时“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欣喜和满怀期待,两人在双方三观的碰撞中信任感增强,三观契合的人心理距离越来越近,不契合的人则根据程度退守到合适的位置上。不同的社交类型所涉及到的三观不同,单纯的网友不会在意对方是否拥有侵犯他人隐私空间的习惯,而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也少有涉及是否尊老爱幼,酒肉朋友之间关于每次聚会谁付钱的消费观就格外重要。当关系更加密切,三观契合就越重要,这是我对于“距离产生美”的理解。因此,与朋友的相处大体上是比给家人相处更舒适的,因为与朋友的交往距离是由三观契合度天然调整形成的,而家人之间因为血缘的纽带强制性拉近了交往距离。契合不等于相似,如在感情中倾向于付出的人与倾向于索取的人之间是契合的。

  人的三观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失联多年的好友再相见时,若三观依然相容则仿佛上次见面还是昨天,若不再符合就会从此疏远。当然,过去不合适的人也可能变得合适。阶段性的生活交集不再,本身不足以遗憾,随时可以“重归于好”;难过的是我知道有的人再也不会像原来一样好了,旧友在思想上各自成为独立的人,而价值观无高低对错,于是只能保持距离相互尊重。不得不承认曾经称兄道弟的人大多数沦为阶段性朋友,他们不是被“淘汰”了,只是简单地不继续在一起罢了。如果未来相遇无法再把酒言欢,也不必惋惜,那是人生常态。少数人成为距离也无法分割的知己(或者称不上是知己,但已熟悉彼此的存在)。我不爱主动“找”朋友,相信缘分;也很少维系老朋友,因为懒。我不擅于处理朋友间的利益问题,因此更愿意与因兴趣爱好结识或已经不怎么强制性接触的朋友沟通,尽量减少跟生活高度交集的人(如同事)深入交心,当然还是可以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朋友。生活节奏差很远的人,也许很难成为朋友了,在没有故意制造相处机会的情况下。

  交往不可避免产生利益往来。我认为报恩是自然情感,但若我有恩于人,不应有任何结果上的期待。“升米恩,斗米仇”,在我看来,“知恩图报”和“恩将仇报”来自相同的行事逻辑——即摆脱自身处于道德低点的尴尬局面,前者要付出的代价是切实的回报,后者则是事情败露时道德评价滑坡的巨大风险。现实中往往采取的是更温和的做法——主动避免与恩人(或所负之人)的一切来往。基于此,我很在意交往中自身的独立地位,不愿承受超出我偿还范围的好处或人情。虽然不知他人是否拥有同样想法,但我从使自身人生观自洽的角度推己及人,也不会主动提供给对方过分的“恩情”。

2 关系的磨合

  完全自由交往的朋友和血缘纽带绑定的至亲(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交往中“自由度”的两个极端,前者完全由价值观决定双方去留,后者不论价值观是否相容成为一生绑定的关系,不容或不愿放弃。在二者之间是各种其他类型的关系,如师生、同学、同事、战友、甲方乙方等等,想要改变、疏远或断绝这些关系的难度介于其间。推论一——当固定价值观互斥程度相同时,家庭关系更难做到和谐融洽。推论二——闺蜜和基友比恋人要爆发更少的矛盾。人无法脱离社会存在,因此,掌握在这些关系中价值观冲突时的处理办法是融入社会的必需。人在交往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三观,交流是有用的。但当具体事务产生冲突,交流(或者说沟通)无法解决一切人际交往中的矛盾,相反常常在双方急切输出三观的过程中加剧矛盾。因为一个人的三观注定不会在一次简短的谈话中发生肉眼可见的改变,故在一些底层观念上不合的人之间不存在沟通的基础。此时需要其他解决办法,如金钱等利益出让、双方互订协议、主动牺牲、对对方的暴力胁迫等。

3 关系的拉近和维持

  即便再契合的二人,若从生到死无任何交集也只能是“有缘无分”,想要发展的朋友、想要结识的利益交换者、想要追求的恋爱对象,都需要主动创造条件提高“信任感”。拥有一个人的信任感同时需要付出各种意义上的成本,有时为此也需要维持即将疏远的关系。方法再谈。

恋爱观

  “恋爱”是亲密关系的最高形式。我反对男性因性冲动猥亵、强暴女性,这种事如果频繁发生对社会全员弊大于利,应坚决依法处置。我只有在荷尔蒙上头的特殊阶段会陷入对某个女孩日思夜寐的情绪,其他时候只会在网上刷小姐姐保持心情愉悦,而在理性上相信一切男女吸引皆来自生物本能,所谓爱情是交配的谎言。换句话说,脱去性交,所谓的爱情(依赖、信任、物质上的交换、生活上的合作、精神上的交流)可以在任意两个人之间发生(这一点我还没有做到自洽,因为除了这两点之外,还存在单纯的审美、觉得对方可爱,而在普通亲密朋友之间没有这种感觉)。当然,人作为动物本身,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摆脱本能,毕竟它与精神人的一切似乎没有严重冲突,爱情何尝不是上帝给身处这个冷冰冰的世界中的我们的一份礼物呢?从个人经验判断,男对女的追求具有排他性,当第三者存在时会有雄竞心理和行为出现,造成大量精力浪费,甚至产生安全风险,所以我反对第三者插足已配对的男女。

  我不会为了偏袒心爱之人(或受相爱之人偏袒)损害他人利益或滥用公权,我主张相恋之人相互尊重,公正而平等。我认为认知、地位相差太远或对立的两人难以维持长久的关系。

  我对爱情不怎么看重,因为恋爱被称之为亲密关系,而这方面我处理地一直很糟糕,究其原因,可能是我的自我意识很重,或者说自私,往往不会在价值观方面让步。而如果真正如我期待一般“平等”“尊重”“自由”,就丝毫无“亲密”可言了。孤独的滋味不好受,但权衡下来,孤寡一生倒是也不赖。

公私观

  一人为“私”,两人即为“公”;百人为“公”,三人即为“私”。公和私是相对的,无私的个人组成了反倒自私的集体,我不相信真正的“无私”,只是利益共同体罢了(除了父母对我的爱,我至今无法理性理解)。最好是能做主观为自己、客观也造福他人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挺多的,大部分不违法乱纪的工作都算。毕竟,并不是非要在舍己为人和以公谋私之间做选择,能双赢最好了。当然,也有追求精神满足的无私者,为了集体奉献个人这件事我认为是光荣的,不仅是因为自己从无私者的利他行为中受益。政府有时做出牺牲一部分人的一部分利益的做法来顾全大局(包括但不限于送士兵去战场送死),决策者背负了思想压力,我不怪他,但被牺牲之人说“不”也是人情之常,我不怪他,如果被牺牲的人是我,我会具体事情具体选择。我反对在上一句中为了自身利益而理直气壮骂人的人,但对于最终就是被牺牲掉的人,我同情但别无他法,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世界是残酷的。

  私人的人生目标,往往无法脱离集体(或他人)存在,私人应主动承担身处集体中的责任。即便脱离天然利益划分,与他人的利益绑定往往是私人目标实现的重要推手,权利与义务不只是枷锁。

荣辱观

  “荣”被我定义为乐意让别人知道,“辱”则相反,仅影响个人主观判断的价值观放在了“对错观”部分。光荣包含可以用来炫耀的意思,一旦某件事的动机包括被用于炫耀,我又觉得不那么光荣了。

  我认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此外,我认为在共赢或使自身利益轻微受损情况下的提高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是光荣的。我认为能力强大是光荣而能力低下是可耻的。我认为行事果断是光荣而优柔寡断是可耻的。

价值观

  道德是人的道德,虽然理论上道德的内容随时代和环境千变万化,但人类作为只能短暂存在的物种,有着整体上一贯而终的一些价值观念(可以理解为“普世价值”,但不是所有所谓的“普世价值”都真正“普世”)。而单个人类个体所生活、甚至可以被评判的年代更加短瞬,其道德的固定性和与周围环境中其他人道德的一致性就更高。在这种有限约束下,价值观这一非客观产物被赋予不同于客观世界逻辑中的“对”和“错”的主观对错判断。因此,在思想和行为上太过于特立独行的人,会因其“错误”的价值观付出代价。反社会人格和我们也无本质差异,只不过价值观差异量大到超出在全社会范围内共存的容忍程度,所以只能被枪毙。

  在同一时代的多样价值观,有的可以互相接纳,有的相互排斥。互斥程度高的两人产生矛盾、自发远离(或通过沟通缓和矛盾,我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费力不讨好)。

  价值观本无高下,但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取得现实利益的能力不同,如以权力和影响为核心价值观的人比以利他和情爱为核心价值观的人在事实上取得更有效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在集体决策或评判时,持有人数占多的价值观往往能够压倒少数人所持的价值观,处于利益或道德制高点。

  个人的价值观相对稳定,也在左右横跳中缓慢变化。无数个人的价值观变化影响宏观社会价值观的变动。更符合当下生产、生活方式、更满足大多数人利益、更解放人类(定义有待补充)的价值观被认为是“进步”的,如“男女平等”战胜“男权大于女权”。

以下为本人价值观:

  对客观事物(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看法,主次、轻重排序,顺序不是绝对的,因为它只是理想价值观,身体享受、贪图安逸、懒惰放纵、为己谋利、又当又立都没有写入其中,但事实上占的比重一定不低。另一方面,这排序只是权重的排序,真实事件发生时,程度的不同也会影响选择。

  1. 安全——生命健康有保障。
  2. 信任——人类组成社会的基石。老实说,我还没有找到从个人出发把它放在平等之上的理由。起因是一次冲突,我因为觉得一件事不平等背刺了一个人,事后我后悔了,所以也许我认为信任是更重要的。
  3. 平等——物质平等,以及精神平等。当老板可以气定神闲,而我只能点头哈腰时,再多形式上的平等也会让我不平。平等中包括的重要一点是道德地位上的平等。
  4. 尊重——在基本的礼节性上,我会尊重人,也会要求别人对我的尊重,重要的一点是决策中要考虑我的意见。
  5. 自由——思想上的自由也算,即我讨厌在我没有主动寻求意见时别人教我做事。当我有能力影响别人的自由时,我也尽量不那么油腻,依靠自己的经验“主动”好为人师,也不对无关事评头论足。
  6. 名誉——除我以外的其他人对我的能力和道德评价。
  7. 集体——国家纷争、地区冲突啊,很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很难选择(即一种善良和另一种善良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还没有伟人破局之前,我站自己的天然立场,即爱人、爱国、爱民、爱集体。
  8. 责任——至少目前,我认为无责任感会陷入虚无,而虚无不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9. 独立思考——自由探索世界的运行规律。
  10. 内心平静——不焦虑,不担忧,不迷茫,不痛苦,不挣扎,不恐惧。
  11. 家庭和睦——目前是父母身心愉悦。
  12. 事业——符合自己的标准,以“合格”为最高目标,不求结果。
  13. 物质财富——在温饱以前,是一切;在温饱以后,是交际必需;在不比平均差(即不影响交际)后,不是必需。
  14. 人际和谐——没有大仇大怨之人,有能说话的三两好友更佳。
  15. 成就——不强求,做好自己,剩下的一切随缘。

  forming…